不负春光启新程,看粤桂合作迈向新高度
人勤春来早,发展争朝夕。新春伊始,广东便迎来“老友”登门拜访。2月25日至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代表团来粤考察交流,期间两省区政府签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 进一步全面深化粤桂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新篇。
跨过西江,飞越珠江,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发展春潮滚滚而来,更壮阔的征程已然开启,带着满怀的壮志,踏着坚实的步伐,粤桂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迈向全新高度。
高站位:加强战略对接,擘画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服务大局、紧跟中央,近年来,粤桂两省区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加强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力争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看“两湾”联动,美美与共。
北部湾经济区背靠西部、连接东盟,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两湾”联动发展需求强劲、空间广阔。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广西紧抓“一带一路”建设、RCEP生效实施、百乐博三角区域合作等契机,出台《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等文件,从产业、交通、政策等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桂投资项目到位资金3730亿元,占同期广西全区总量的36.9%;签订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5270亿元,占同期广西全区总量的31.3%。
融出新机遇,“转”出新天地。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引进比亚迪、惠科、玖龙等多家粤港澳大湾区龙头企业,逐步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新高地。“welcome-百乐博看好粤桂合作的潜力与前景,将坚持投资广西,与广西不断加强合作。”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介绍,比亚迪已与北部湾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广西南宁布局新能源电池项目,该市成为比亚迪全球最大、国内建设速度最快的电池生产基地。
新气象新作为,根据协议,粤桂将进一步加强北部湾城市群省际协商合作,推动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大湾区发展提供资源要素、市场空间和劳动力等支撑,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
——看“两江”奔涌,欣欣向荣。
珠江—西江经济带横贯广东、广西,上联云南、贵州,下通香港、澳门,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腹地、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大通道,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霞辉映照西江。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在粤桂的务实推动下,珠江—西江流域城市间协同发展日趋紧密,合作平台建设逐步深化。截至2023年6月,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已引进华为、深鹏旅游、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企业及机构80家、项目133个,计划投资额880.68亿元。2023年,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科工贸产值完成约593亿元,同比增长35.2%。
以水为媒,依水兴业。沿着流域脉络,粤桂将从基础设施联通、黄金水道建设、平陆运河经济带发展、沿江产业布局、文化旅游体育合作、公共服务合作等方面做足“文章”,共同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看双向开放,畅通循环。
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广东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西与东盟陆海相连,是我国面向东盟合作的前沿窗口。当两个“前沿”相遇,必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利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重要平台,粤桂将协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大力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特别是东盟市场,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继续共同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高站位谋划大发展,“一盘棋”擘画大格局。随着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效应不断放大,粤桂借力发力、蓄势腾飞。
高水平:基础设施先行,畅通经济“动脉”
俯瞰粤桂大地,一条条“大动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串联起两省区合作对接的宏伟蓝图。
互联互通,基建先行。粤桂两省区充分发挥对接港澳、辐射内地、链接世界的区位优势,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经济发展打通“任督二脉”、锻造“强健筋骨”。
在2021年百乐博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期间,广东、广西签订加强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合作备忘录。目前,粤桂共同规划建设的“12铁”“15高”已建成“4铁”“8高”,开通航线13条,基本建成连接东盟、通达港澳、辐射云贵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体系,为两省区人员交流、货物流通带来极大便利。
此外,二广高速连山至贺州支线(粤境段)于2023年12月全面建成,待广西段建成后开通运营;阳春至信宜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合浦至湛江铁路、柳州至广州铁路、北流至化州高速公路等一批连通两省区的铁路、高速公路项目的前期工作也正在推进。
涛声悠悠,百舸争流。在一艘艘货轮往来穿梭的繁忙图景中,珠江—西江“黄金水道”动能澎湃,流淌着粤桂携手推动水利、航运建设的努力与成就。
大藤峡是广西最长、最大的峡谷,地处我国西南水运出海的咽喉要道,借助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已摇身变为“黄金航道”。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功能于一体,2020年大藤峡船闸投运,将西江船舶的通航能力从300吨级提升至3000吨级。2023全年大藤峡船闸累计过闸船舶36964万艘次、过闸核载量9627万吨、过闸货物量408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46%、54%、81%,广西的货物可经由粤港澳大湾区通达全世界,并带动地方超百亿元产业。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航运的发展,助力粤桂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现代物流体系,使“黄金水道”真正释放出“黄金效益”。2022年11月,广州港集团与北部湾港集团联合打造的“两湾快航”航线开行,大湾区与北部湾间物流时效缩短近一周。2023年,广西百色和柳州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装箱班轮航线相继开通,极大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物流发展。
基础设施通起来,各种发展要素也随之“活”起来。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长,粤桂之间“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日常,经济乘势而上加速“跑”起来。
高质量:产业百花齐放,激活发展动能
揭牌广西首个大湾区“反向产业创新飞地”、举行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推介活动、签署共建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战略框架协议……2023年粤桂间一系列动作,充分彰显出两省区以产业为纽带,携手抢抓东盟与大湾区机遇的深意。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表示,广西可借助对接东盟跟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作用,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分工。
围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广东与广西积极探索“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市场”的合作新模式,共同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集群。未来,粤桂将继续共同推进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江门(崇左)产业园、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等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将视线从世界舞台转向田间地头,乡村要振兴,产业也是关键,其中农业更是重头戏。
粤桂两省区坚持消费帮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共同实施“万企兴万村”等行动,助推“湾企入桂”“桂品入湾”。2023年上半年,广西共有156个农产品获评“圳品”,共建设159个供深农产品示范基地和37个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广东累计帮助采购、销售广西农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132.35亿元,同比增加10.2%。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甘田镇高山蔬菜基地里,连片的蔬菜鲜翠欲滴,忙碌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据了解,每天有约60吨高品质高山蔬菜从这里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粤桂协作建设的深百乐高山蔬菜项目。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乐业高山蔬菜在广西闻名多年,但以前促农增收的效果并不明显。在粤桂协作机制下,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甘田镇高山蔬菜基地运用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按照“圳品”标准种植有机蔬菜,打造“从标准种植、加工、品牌建设,到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5000余万元,年产高山优质蔬菜2.4万吨,带动周边2.5万人次/年就近就业。
高山蔬菜基地、猕猴桃产业园、农文旅产商融合发展示范区,一个个粤桂协作项目的落地见效,让甘田镇从国家级贫困乡镇向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华丽蝶变。
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在八桂大地上徐徐展开,甘田镇的故事只是其中的一笔。聚焦33个协作县,粤桂持续打造“一县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集生产、仓储、物流、冷链、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截至2023年10月,共建产业园115个,其中农业产业园73个,累计入园企业561个,到位投资额199亿元。
多元产业百花齐放、硕果累累,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粤桂经济活力不断涌现、发展动能持续迸发。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启航正当时。站在新春的起点,粤桂将继续以踔厉奋发的昂扬姿态,龙腾虎跃的干劲闯劲,共赴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统筹:何静文 门丽丽 策划:陈静 记者:张治伊 )
编辑:黄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