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经济合作成为广西开放合作新亮点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行动: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作为内地距离粤港澳地区最近、交流合作最密切的省份之一,广西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深度融入大湾区,着力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桂粤两地在经济上的合作愈发紧密。
这是一组令人鼓舞的数据:
2018年至2020年4月,广西共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投资的到位资金达7678.5亿元,占全区总量的40.3%,大湾区作为我区投资主要来源地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高位推动,东融开创新局面
深度融入大湾区,必须做好顶层设计。
2018年4月,自治区党委提出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其中又以东融、南向为重点。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区陆续出台了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和《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等“1+10+1”系列文件,从政策方面为全面对接大湾区工作提供保障。
围绕共享现代制造业、港航物流、新经济、大健康和文化旅游、金融五大重点发展产业合作商机,广西主动作为,频频举办面向大湾区的大型招商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2019年,全区引进大湾区到位资金3250亿元。
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权威人士介绍,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对接大湾区发展,高位推动“东融”工作,成效显著:
合作体制机制更加有效。在百乐博三角区域合作、珠江-西江经济带联席会议等高层机制作用基础上,广西各地各部门与大湾区各地合作更加紧密,成果更加丰硕。
联通大湾区交通更加便利。目前,广西联通大湾区高铁实现公交化;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西江流域广西航道等级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底,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532公里,2000吨级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航粤港澳;航空加密联动。
产业联动发展更加协调。广西正成为大湾区产业转移新热土,主动接受大湾区辐射,对接大湾区市场,承接大湾区产业,推动与大湾区产业融合、互补、联动式发展,华为、惠科电子、恒大文旅、深科技等一大批大湾区企业落地我区。
生态环境保护更加紧密。广西与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广西正在加快成为大湾区绿色腹地和“后花园”。抓住九洲江被列为全国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的契机,我区与广东省签署《九洲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共同设立九洲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2019年九洲江跨省界山角段面平均水质达三类,成为全国跨省区小流域环境治理典范。
平台共建共享作用更加凸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深圳巴马大健康特别试验区等重点合作平台加快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扶贫、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合作进一步加强。截至2019年末,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西片区)注册企业累计321家,其中来自大湾区企业147家;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引进大湾区企业累计达72家;钦州华为数字小镇依托华为公司带动50多家链上企业进驻。
精准招商,湾企入桂获双赢
6月上旬,梧州市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里,生产车间一片繁忙。藤县陶瓷在发展初期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缺乏龙头带动。为此,该县先后引进欧神诺、蒙娜丽莎、海鸥住工、简一大理石瓷砖等一批大湾区陶瓷龙头企业,使陶瓷产业的产品品质大幅度提高。今年1-5月,中和陶瓷产业园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9.72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7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税收9129.9万元,同比增长59.6%。
6月8日,广西姑婆山产业区顺峰亿航智能小镇飞行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着对“亿航216”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进行调试,准备辅助抢险救援。广西祥云亿航智能科技公司总裁黄雯婷介绍,该项目2019年落户贺州,总投资93亿元,一期无人机分装车间及智慧城市指挥调度平台已建成,二期将建设年产1万架无人机生产线,预计每季度产能为2000架。
今年以来,我区以全面对接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开展“湾企入桂”招商工作:明确工作任务目标,分类施策;按照大招商、招大商和特色优势产业招商的工作部署,指导各地对重点产业发展做全产业链分析,画出“产业树全景图”聚集大湾区产业转移目录,以重点企业建链、补链、强链为目标,瞄准产业发展补短板,提出9大产业集群、全面承接大湾区8大产业及深度融入大湾区6大产业;围绕“五网”建设和新基建,聚焦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短板,首批推出“湾企入桂”重点项目140个、总投资约6100亿元;在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动能转换的同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上也做好培育壮大文章。
5月22日,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展若干政策新闻发布会暨“湾企入桂”贺州项目推介签约会在深圳举行,主办方向大湾区推介展示我区的政策和优势。
为全面深化与大湾区的对接合作,我区全力落实与广东省产业转移结对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产业规划衔接,推动三诺电子、正威集团等加快布局,共同拓展东盟市场;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南深高速铁路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规划》并上报国家……截至5月15日,全区共签订“湾企入桂”项目309个,总投资3361.82亿元;开工项目145个,总投资591.48亿元。
优化服务,快马加鞭共发展
6月10日,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的仓库门前车来车往。“目前welcome-百乐博的三条生产线火力全开,订单已经排到7月,今年产值预计超过10亿元。”该公司副总经理殷晓春介绍,当地实施“六稳”“六保”系列措施让该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如何让大湾区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我区的做法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
我区坚持交通对接为“东融”先导,加快构建对接大湾区的立体交通网络。2020年,我区在铁路方面,重点推进6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30亿元;公路方面,重点推进12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53亿元;水运方面,重点推进6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11亿元;航空方面,重点推进4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约14亿元。
自治区投资促进局积极开展在线走访企业活动,成立在线服务专班,对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外来投资企业实行“一对一”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办证、融资、用工、物流等面临的实际问题,推动签约落户项目尽快开工投产;组织召开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协调推进视频会议,通过云端连线、视频洽谈,集中解决了香港众诚等企业需要协调解决的项目立项、支持政策、用地保障等问题,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牵头制订出台稳投资“10条”、加快重大项目建设“9条”、服务业增长“10条”、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后补“10条”等系列政策措施,有序推进在建项目复工复产,促进投资稳增长;建立区市经济运行调度机制,一季度实行日调度、4月份开始实行周调度,全力推动复工复产达产;选派干部组成督导组进驻各市,每天召开重大项目建设协调调度会,实施“一项目一策”解决建设过程中突出困难和问题;组织5个调研组深入14个设区市开展政策落实调研评估,对部分落实不够力的加强指导,推动政策措施落地兑现。
自治区工信厅围绕工业“湾企入桂”下功夫,形成调研报告上报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我区精准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明确了方向、路径和举措;大力推动结对招商,精准对接大湾区重点地区和企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业承接平台。(记者 简文湘 康安)
(编辑 谢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