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百乐博

"9+2"省区分站: 广东 香港 澳门
当前位置:首页 > 澳门分站 > 大图

谋建粤澳深合区:珠海可为澳门做什么?

日期:2020-12-03 来源:南方网 字体: [大] [中] [小]

  几天前,备受瞩目的澳交所传来新进展。国家发改委在就全国政协提案答复的函称,研究探索在横琴建设澳门证券交易所,对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相关任务具有积极意义,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相关工作。

  被誉为澳门版“纳斯达克”的澳交所传来新动向,这为珠澳合作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珠海经济特区因澳门而生,横琴新区因澳门而兴,自设立以来就担负着服务‘一国两制’和服务澳门的使命。”珠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永航如是表示。

  在多年携手的基础上,珠澳合作正驶入快车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深合区”)蓄势待发。但与此同时,随着合作进入深水区,需要破解的难题也愈发凸显。

  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的交汇点上,谋建深合区,“深”的秘诀在哪里?秉持“据澳门所需,倾珠海所能”,珠海可为澳门产业多元化做些什么?

  开创新局

  深合区将带来什么

  珠江口以西,珠海与澳门毗邻而居,时间的车轮记录着两地携手发展的印记。

  2000年,珠澳共建的莲花大桥通车,闭塞已久的横琴岛敞开怀抱。2003年,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经国务院批准开建。2009年,《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出台,横琴新区启动开发建设。

  近年来,在珠澳两地先行先试的探索中,一系列跨境创新举措落地,路相连、关相通,合作机制屡屡突破,产业项目“全面开花”。

  珠澳情缘何以历久弥坚?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认为,血脉联系是不可忽视的先天基因。“相比深港合作是‘双城’,珠澳合作则是‘连城’,珠澳虽然有着不同的城市系统、地方运行体制和法律文化习惯,却彼此深度链接和沟通,拥有连体婴儿般的血脉联系。”

  在此基础上,经济互补性让珠澳两地真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旅游博彩业为主的澳门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兼有土地面积狭小的限制,产业扩展的空间有限;而面积较大、开发较少的横琴岛背靠珠江西岸和内地市场,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提供了承接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后迸发了强大的发展动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分析称。

  时至今日,新的机遇再度来临。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明确提出“发挥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专门指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谋建深合区意味着什么?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认为,从现状来看,珠澳合作已经打下坚实基础,但在打基础的过程中也碰到不少问题,而建设深合区就是要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概念一出,粤澳深度合作区便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在大湾区内引发热议。

  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看来,一方面,深合区呼应了珠澳合作逐渐由浅层迈向纵深的现实;另一方面,随着珠澳合作进入深水区,不仅合作难度增大,面临的问题也可能更复杂,愈加考验改革者的智慧。

  深合区能带来什么?梁海明期待,区域融合进入发展攻坚期,一些澳门与内地制度的屏障和壁垒,或可通过深合区找到突破口。

  倾其所能

  澳门的希冀是什么

  今年是落实“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要求的开局之年。一个共识是,珠海将“据澳门所需,倾珠海所能”,举全市之力支持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

  澳门的希冀是什么?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柳智毅认为,澳门当前最需要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空间和资源,以摆脱一直以来的掣肘。他分析,澳门陆地面积32.9平方公里,不到香港的3%,尽管多年填海造陆,依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蓬勃需要,空间拓展是发展的前提。

  其二是产业适度多元。澳门近日发布的《2021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提到,产业结构单一仍然是困扰澳门发展的重要问题,疫情冲击下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更显艰难。报告显示,澳门社会已经深切感受并深刻认识到“一业独大”带来的巨大风险,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澳门未来的必由之路。澳门迫切需要深入探索和开拓经济适度多元的路子,时不我待。

  其三是广阔市场。“澳门有4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每年产出大量科创成果,但缺乏市场载体,仅靠澳门60多万人口规模没办法转化,肯定要到珠海、到大湾区、到全国。”柳智毅从创新产业的角度举例说。

  当前,围绕澳门所需,珠海也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和努力。

  针对澳门生产生活空间不足的问题,为保障涉澳项目在横琴全岛的用地需求,横琴土地出让交由市政府统筹,并暂缓非澳项目用地审批。今年4月,横琴新区19万平方米用地正式出让澳门,用于建设“澳门新街坊”项目。

  产业转型方面,珠海提出,聚焦科技创新、特色金融、医疗健康、跨境商贸、文旅会展、专业服务六大产业,着力谋划更多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的新路子。“虽然六大产业的提法与澳门有些不同,但大方向是吻合的,也适合澳门。”柳智毅评价道。

  市场拓展方面,近两年,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在横琴设立分部,力争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和珠海产业转型升级。就在几天前,澳门科技大学与珠海市政府签约,确定将在珠海高新区建设珠海校区。

  从发展现状来看,上述六大产业均已迈开发展的步子,但由于原基础薄弱,大多数项目处于建设期,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与此同时,有专家指出,产业特点不清晰、创新性产业规模不大、人气不旺,生产和生活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是珠海横琴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横琴应抓住关键,重点发力,同时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建议。

  叩问未来

  “深”的秘诀在哪里

  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深”无疑是个关键词。如何在“深”字上下功夫,变粤澳合作的“加法”为共赢的“乘法”?

  “这个‘深’可能在制度层面,也可能在具体游戏规则制定上,但无论如何,最后都要落到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生活上。”丁力说。梁海明则认为,深合区要发展,离不开法制保障和人才聚集,“深”应该体现在法制运用,体现在人才吸引上。

  在国家发改委的公开发文中,建设粤澳深度合作区,包括构建粤澳双方共商共建共管的体制机制,优化“分线管理”政策,探索在民商事法律适用、贸易等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与国际规则高度衔接的营商环境等。

  按照决策部署,珠海将从建立新体制、打造新环境、发展新产业、建设新都市、缔造新生活“五个新”上入手,与澳门共同推动粤澳深度合作区落地建设。

  深合区蓄势待发,优化“分线管理”和离岛免税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在2011年《国务院关于横琴开发有关政策的批复》中提到,“创新通关制度和措施,将横琴与澳门之间的口岸设定为‘一线’管理,横琴与内地之间设定为‘二线’管理,按照‘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原则实施分线管理。”作为两地规则衔接的一大突破,分线管理的初衷是打破壁垒,实现珠澳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跨境自由高效便捷流动。

  但必须承认的是,由于部分领域制度壁垒的存在,具有创造性意义的分线管理政策尚未达到预期效果。截至2019年底,横琴仅有4家企业累计享受了4000万元的免税额度。“目前,该政策仅对进入横琴的生产性货物实行免税或保税,而澳门和横琴都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政策供给与发展需求出现错位。”横琴新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王彦坦言。

  优化分线管理的必要性显而易见,这也是珠澳目前正极力突破的一道关。

  今年5月,刘艺良等10名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实施深度放开“一线”、严格管住“二线”的管理模式——放开“一线”,各类货物及行李物品以免税或保税方式进入深合区,并在区内自由流转;严管“二线”,从内地进出深合区的货物统一按规定办理报关手续,行李物品接受电子监控、随机抽查。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早在2009年横琴新区刚刚成立时,类似设想就已被提出。“当时,横琴居住人口不多,对外通道只有横琴大桥,横琴几乎是座独立的岛,人员货物管理相对简单。但出于多方面考虑,担心严管‘二线’对长隆项目或是内地进入横琴的人流产生不利影响,遂决定不往后退。”该人士表示,如今,随着入出横琴通道渐多,风险增大,严管“二线”对监管部门而言难度相当大,但仍需努力推动。

  “备受消费人群关注的离岛免税,目前须待政策东风,但在操作层面上更易实现。”上述人士称,横琴旅游项目众多,如若实施离岛免税,在购物上给予一定的免税额度,将有利于刺激消费,积聚人气带动周边产业。“只要中央将这一政策赋予横琴,海关制定具体监管方案即可,在海南能管,在横琴也一样可以管。”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珠海已锚定未来的方向:到2025年,以横琴为主平台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粤澳融合发展新都市基本建成。

  迈向深合区,最美的风景,在下一程。

  数读琴澳合作成绩单

  产业发展

  今年1—10月,横琴新区新登记澳资企业数1097家,新增注册资本(金)138.22亿元;截至10月31日,横琴新区实有澳资企业3290家,注册资本(金)885.55亿元。

  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已成功引进18家涉澳跨境金融企业或服务机构入驻。

  粤澳合作产业园已签约28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853.3亿元,涵盖商务服务、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领域。

  跨境办公

  截至11月底,累计跨境办公企业数160家,现有跨境办公企业140家,因故退出20家;入驻楼宇总人数620人,其中澳门籍76人,香港籍30人;合计租赁面积34661.37平方米。

  《关于鼓励澳门企业在横琴跨境办公的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出台以来,共发放跨境办公补贴约590万元。

  对澳供地

  横琴实际累计对澳供地共33宗,面积约4.62平方公里。

  创新创业

  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累计孵化634个项目,其中港澳项目299个(澳门273个、香港26个)

  截至11月底,横琴新区建设环保局已发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备案认可书》175份,共有33家企业(澳门25家、香港8家)和142名专业人士(澳门92人、香港50人)合法备案。

  已有529名澳门导游通过考核认证并获取横琴新区专用导游证(其中435名为澳门籍导游、94名香港籍导游)。

  声音

  澳门社会的共识是,希望横琴帮助澳门经济产业适度多元,为澳门长远发展提供一些空间,注入一些活力。现有模式是澳门特区政府作为推荐单位,把澳门的优势企业或者有潜力的、涉及国际合作的企业推荐到横琴落户。

  从实际情况看,澳门企业落户横琴的确实不少,企业在横琴有所发展。但目前来说,合作模式对整个澳门的经济贡献不大,珠澳合作,双方要互利共赢才可以长远。希望深合区能建立起共商共建共管的机制,同时,澳门特区政府、企业和个人在横琴深合区经营产生的各种利益税收等,让澳门可共赢共享。

  ——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 柳智毅

  未来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首先是解决两地制度机制差异难题,希望特区政府联合国家部委、广东省及珠海市方面考虑构建一套新机制,配套成立新的领导机构,促进粤澳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并借鉴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延伸澳门自由港政策至横琴。

  其次是做好中长期规划,加快横琴新区南部填海区与鹤州区域的开发,为澳门发展实体经济和粤澳持续深度合作预留充足空间;再者,依托合作区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科创、现代金融、中医药、跨境商贸等新兴产业,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不断完善便利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政策措施,推动两地民生保障和社会服务的有序衔接,营造澳珠一体化都市圈。

  ——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叶桂平

  横琴是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国家发展的重要一站,深度合作可真正形成大湾区珠江西岸极点,辐射周边城市,拉动湾区建设,成为澳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强版”。

  ——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 周平

  在人才普遍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深合区要大量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还需革新思维,在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方面下功夫。

  目前横琴推行“港人港税、澳人澳税”个税差额补贴,但内地人才在横琴工作未能采用澳门税制。建议参考深港做法,对在深合区澳企工作的内地专业人士,给予多次往返澳门签证;并争取对在横琴澳企工作的内地职员也采用澳门税务政策,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前往深合区工作、创业。此外,建议加快对海外人才专业认证制度建设,吸引外国人才和海外澳门人才回流。

  ——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 梁海明

  既要充分发挥澳门现有传统产业,如文旅会展、商贸消费等的特殊优势,更要在未来产业、新兴产业上谋篇布局,尤其是“无中生有、以一搏十”的高新技术和现代金融业。此类产业可能产生几何级指数变化的增量和变量,有望在促进澳门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上,产生重大而明显的支撑作用。

  ——横琴新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 王彦

记者 刘艳婷 梁涵

(编辑 叶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