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百乐博

"9+2"省区分站: 广东 香港 澳门

黔粤桂滇四省区党报共话生态文明建设

日期:2023-07-08 来源:贵州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湿地。 欧阳勇 摄

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云南成为“象”往的地方。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广西靖西邦亮自然保护区的东黑冠长臂猿三口之家。 赵京武 摄

贵州省大沙河自然保护区。 陈庆军 摄

  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共处百乐博三角区域。近年来,各省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立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召开之际,贵州日报携手南方日报、广西日报、云南日报推出联动报道,共同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功经验,展望生态文明建设美好未来!

  贵州 拿出“先行”态度 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实践

  巍巍武陵山、磅礴乌蒙山、碧绿清水江……夏日的贵州,处处绿意盎然。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四山八水勾勒了黔山秀水的生态轮廓,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保留了大量原生态的自然美景,“公园省”实至名归。

  站在碧波荡漾的黄泥河小黄泥河段,盘州市河长办工作人员指着河对岸说,“那边就是云南富源县的地界。”

  黄泥河是珠江上游的重要支流,被誉为“云贵两省绿色生态走廊”,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流经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黔西南州兴义市。所跨的“三地”,是左右岸、上下游的关系。然而,小黄泥河流经地,工业厂矿密集,受污水直排、生活垃圾污染,河水一度成为了典型的黑臭水体。

  在黔西南州的首倡下,与曲靖市、六盘水市建立了“两省三地”黄泥河环境保护协同监督工作机制,创新发展多项联动机制,通过河长制、多部门联合执法等举措,健全跨省界黄泥河共管共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

  同时,贵州创新跨境河流互派河长试点,黔西南州、六盘水市两地互派州(市)级副河长,联合开展黄泥河跨界河流综合治理情况巡查调研等活动,积极做好跨界河湖共管共治。黄泥河流域水质长期稳定Ⅲ类以上。

  这是贵州创新生态治理机制的一个缩影。

  位于北盘江花江大峡谷沿岸的关岭自治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连片区域,长期面临山多土少,土地瘠薄破碎的发展难题。

  治理中,关岭将石漠化治理和绿色特色产业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果冻橙、花椒、“皇竹草+关岭牛养殖”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道路。

  地处北盘江流域的镇宁自治县六马镇,把生态劣势转化成生态优势,再转化为发展优势,将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带发展成为孕育优质水果蜂糖李的“天然温室”。

  近年来,以镇宁蜂糖李等为代表的一个个贵州生态农产品走出大山,热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成为百乐博三角区域各省区食客的“心头好”。

  贵州积极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新模式,做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推广岩溶地区半石山生态经济型模式等,2012年以来,贵州石漠化治理面积超1.3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一。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拿出“先行”的态度,近年来,贵州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695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64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7%上升到62.81%,森林覆盖率连续增幅、实施退耕还林面积、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国家储备林建设融资和放款规模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推进碳票试点和“林业碳票+”,全省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在赤水设立;首张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试点落地龙里林场;首个林业碳票保险落地毕节市;首张草原保单落地关岭。

  统筹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贵阳市观山湖区、遵义市仁怀市等10个地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贵阳市花溪区、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等6个地方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今天的贵州,正从关注环境治理到推动产业集约发展,再到绿色低碳发展,从“两山”转化初阶到探索出制度保障新路径,努力打造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窗口。(记者 金秋时

  广东 释放生态红利 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南粤盛夏,郁郁葱葱,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处处充满生机:广州塔靓丽高耸,市民在珠江边搭起帐篷舒畅休闲;茅洲河碧道延展,黑臭滩涂蝶变的湿地公园花草摇曳……

  美丽图景根源于广东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以超常规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环境质量。在粤东,练江穿城而过,谷饶溪曾是污染最严重的支流,如今河面洁净。“以前在河边住都不敢开窗,现在经常来这里散步。”附近溪美村村民肖亮雄深有感触。

  在珠三角,曾被称为“臭水沟”的茅洲河早已换上新颜,燕罗湿地公园草木旺盛,映衬着洁净宽阔的河面,每到傍晚总能迎来休闲的市民。

  两条曾经污染最严重的江河焕发新生机,成为广东治理生态环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注脚。

  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广东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新旧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等问题。2012年以来,广东转变发展思路,直面生态环境问题,下定决心补齐生态欠账,以超常规力度毅然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针对突出的水污染问题,广东以全省污染最严重的茅洲河、练江治理为引领,层层压实治水责任。面对跨界河问题,建立“流域+区域”跨市治理合作机制,推动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全流域治理。

  治理中,广东探索出流域综合整治、“大兵团”作战等战法,国企、省企作为治水工程“主力军”,超常规补齐各类治污设施短板。

  治污大项目带动环境治理大提升。在城市,曾经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黑沟渠如今成了亲水好去处。在农村,多地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同时,广东与相邻省、自治区协作治水,推动横向生态补偿,九洲江、东江、汀江-韩江水质持续向好。

  截至2022年底,广东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并且水质优良率(Ⅰ—Ⅲ类)达92.6%,创有考核以来最好水平。

  绿水倒映蓝天。经过多年治理,2015年广东PM2.5浓度在全国率先达标,并在2018年转入“以臭氧污染防控为重点、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的新阶段。到2022年底,广东PM2.5平均浓度再创新低为20微克/立方米,连续3年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目标,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治理、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正日益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红利。

  一条条新廊道在城乡建起。

  东莞石马河支流清溪水,沿着修好的河堤漫步,空气清新、水波荡漾,很是惬意。“以前很脏的,谁都不愿意来,现在一到傍晚,很多人都会到这里来走走。”凤凰新村居民卓小波说,现在河边成了他最喜欢来的地方。

  广东以河、湖长制度为抓手,在治理基础上再度升级建设碧道,多地的臭水沟、酱油河蝶变成水碧岸美的生态廊道。截至2022年底,总计建成碧道5212公里,新增生态岸线长度1914公里(按河道单侧计算),成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碧道也推动周边产业转型升级。茂名高州,根子河荔乡水韵碧道的建设,带动沿线乡村“夜经济”兴起;茅洲河畔,旧工业物流园变为科技展示与生态体验交融共生的科技公园;东莞华阳湖,昔日黑臭的“龙须沟”已是国家湿地公园,高“颜值”水乡吸引科技项目落户周边。

  更多生态效益加速释放。

  在深圳、湛江等沿海城市,红树林蓬勃生长,各类生物栖息成长;在韶关、茂名等地,多座废弃矿山经过生态修复重获新生,成为城市新名片。

  至2022年底,广东已创建8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7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景象在南粤大地不断上演。(记者 张子俊

  广西 厚植生态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更大进展

  行走八桂大地,“绿色生态”目不暇接:桂林漓江两岸青山万重景,一江碧水画中游;钦州三娘湾海天相连,中华白海豚与船只追逐嬉戏,人与海豚和谐共生美景频现;北海红树林郁郁葱葱,这是海洋底栖动物的天堂,空中群鹭齐飞,一派生机盎然……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广西画卷中,中华民族倡导的“天人合一”生态理念正不断发扬延续,八方宾朋“诗与远方”的梦想徐徐照进现实。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广西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不仅事关全区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经济发展,还关系到下游的广东及香港、澳门的用水数量和质量。为了保障一江清水向东流,近年来,广西狠抓漓江、九洲江、南流江、万峰湖等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加强与周边省市县的跨域协作,增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合力。

  其中,广西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贵州黔西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云南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南盘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常态化司法协作机制;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人民法院、梧州市苍梧县人民法院与广东省封开县法院联合设立“省际联络站”,协同保护贺江流域生态环境……

  广西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广西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全区112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2%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2023年1月—5月,广西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8.2%,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100%,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

  同时,成功创建1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及127个广西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

  今年,广西制定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2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目前,广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位,全区已建成自然保护地223个,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广西发现新物种的好消息频传,全球新物种九万山越橘和九万山白丝草在广西九万山首次发现,在猫儿山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了新物种桂北琴蛙,在凤山发现了新物种“才劳桂墨头鱼”……据初步统计,广西近几年发现植物新种50余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新增136种。

  未来,广西将围绕打造广西生态环保“116620”工程,不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筑牢生态安全防线,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更大进展。(记者 余锋 通讯员 昌苗苗

  云南 守护珠江源头 提升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仲夏时节,彩云之南天蓝、地绿、水清。位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的万峰湖碧波荡漾,从高处俯瞰,仿佛一轴铺陈的山水画卷。

  万峰湖,位于珠江源头南盘江水系,176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覆盖了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区的五个县市,其中贵州水域面积87平方公里、广西水域面积79平方公里、云南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沿湖生活着近10万人,它既是三省区水上黄金运输线,也是“珠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水源供给地。如今万峰湖山清水秀,水质状况为“优”。

  “在万峰湖云南罗平湖区水质的保护治理过程中,welcome-百乐博坚持从‘源头治污’的原则,采取防、控、治相结合等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深入开展万峰湖罗平湖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大力实施流域生态保护和万峰湖水环境及生态安全保障工作。”罗平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万峰湖罗平湖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同时,沿湖群众一同共享整治成果,实现人水和谐共处。

  从Ⅲ类水升至Ⅱ类水,水质好转的背后,是三省区立足万峰湖水域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机制,形成环境联合执法体系,共同保护一湖清水的生动实践;也是云南积极参与百乐博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全力守护珠江上游生态屏障所取得的积极成效。

  多年来,云南积极承担珠江流域保护政治责任,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加强珠江流域(云南段)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整治、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加快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

  压实河湖长责任,创新建立“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河长+校长”等联合保护模式,针对相关问题协同发力,守护河湖健康。印发《云南省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攻坚战作战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机制,推进珠江水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以来,云南省把珠江流域环境治理作为全省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进行深入推动。持续强化珠江流域水资源、水域岸线等涉水系统保护治理工作。目前,珠江流域水环境得到阶段性改善,流域内优良水体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先后发现国家近危级别珍稀植物水晶兰、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保护区林木蓄积量明显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加,珠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珠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六大水系保护修复等为重点的8个标志性战役的深入推进,云南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成为云南的标配,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成为云南的标识,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成为云南的标签。

  未来,云南将持续以构建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体系为核心,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为目标,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民生福祉,绿水青山成为彩云之南各族群众的幸福“不动产”。

(编辑 黄练)